-
更高功率的以太网供电开辟新的物联网实践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7 热度:58
物联网全都关乎联接。将传感器、执行器和监控系统联接到云,可以汇总从世界任何地方访问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早期识别潜在的问题,提供优化系统并降低能源成本的新方法。在一条电缆中结合数据和联接性可以使整个过程更高效。 虽然较小的设备可以由电池[详细]
-
每个工程师都应掌握的有关IEEE 802.3bt PoE的知识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7 热度:186
以太网供电(PoE)是IEEE 802.3af和802.3at标准定义的一种联网功能。PoE使以太网电缆可以通过现有数据连接同时向网络设备供电和传输数据。IEEE 802.3bt标准已于2018年9月27日获得IEEE-SA标准委员会的批准,可通过以太网链路传输更多电力。在这里,我们讨论[详细]
-
分析:致密化和区域互联架构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7 热度:54
更高的带宽和容量需求推动越来越多的光纤部署。15年前,数据中心中大多数光纤主干网络的光纤芯数不超过96芯,且覆盖了各种冗余路由。而如今的光纤芯数则一般为144、288和864,互连线缆以及用于超大规模和大规模云数据中心的线缆正向3,456条光纤束迁移。部[详细]
-
怎样在建筑物中使用数据分析?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7 热度:198
我们都在适应新的常态。面对面的会议和基于办公室的活动无疑将以某种形回归,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家庭工作仍可能占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因此,办公室的概念正在发生变化,这反过来又在迅速改变建筑物管理的角色。 了解建筑物管理系统(BEMS)的可用数据从未如[详细]
-
Wi-Fi 6究竟能做什么?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7 热度:107
Wi-Fi 5采用OFDM技术,而Wi-Fi 6采用OFDMA技术。两者有啥区别呢? Wi-Fi 6到底能做什么? 如果把数据传输比作货运,OFDM技术一次只对一个用户发车,即使是一件小货物,车厢里空荡荡的,也要发一趟。上一个用户的货物发完了,再接着发下一个用户的。显然效[详细]
-
机器学习将给电力行业带来巨大重塑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7 热度:74
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2017年表示:如果我今天刚开始并寻找同一种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机会,我将考虑三个领域。一是人工智能;第二是能源;第三是生物科学。 毫无疑问,能源的未来在于可持续、可靠和智能的发电和配电系统,以及主动而不是被动的网络。电力[详细]
-
MIT开发出自动机器人使用UV-C打击新冠病毒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7 热度:138
有时,关于机器人自主工作的想法可能会令人不安。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机器人却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让人类远离已知和潜在的危害。 MIT的UV-C机器人就是这种情况。 这个机器人来自MIT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研究人员将定制的UV-C灯具[详细]
-
区块链技术能够搞定Deepfake吗?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7 热度:184
使用区块链进行深度欺诈检测可通过帮助验证视频的真实性来帮助减少错误信息传播的情况。 Deepfake是一种人工智能(以及创建的视频内容),用于创建令人信服的图像、音频和视频骗局。 简言之,用大白话讲就是AI换脸。Deepfake的实例很多,有些完全是出于娱乐[详细]
-
高能效的以太网供电方案解决达100 W功率需求的应用难题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7 热度:170
网络规模的激增使得相应设备对功率的需求显著增长。以太网是这技术生态系统的关键一环。新的以太网供电 (PoE) 通用标准 (IEEE 802.bt) 提供高达90瓦的功率,安森美半导体的PoE-PD方案不仅支持新标准的功率限制,还将功率扩展到100 W,解决高功率需求挑战,[详细]
-
HPE发布基于AI的传感器技术以帮助重返工作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7 热度:97
据HPE称,随着员工返回工作场所,其五种新解决方案可帮助组织应对下一阶段可能的大流行。 HPE物联网和智能边缘服务副总裁Saadat Malik说:自COVID-19爆发以来,我们的客户已转向HPE,以帮助他们适应大流行带来的独特挑战,以保持业务连续性。在这些困难时[详细]
-
IBM推出的同态加密工具包离实用还相距甚远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7 热度:62
目前,IBM发布的全同态加密工具包只支持IOS和macOS ,这两个系统归属苹果公司,而现在绝大部分用户使用的以Windows系统为主,还有一些使用Linux和Unix系统,所以仅在IOS和macOS系统上支持的同态加密工具包在现实中应用场景就受到很大限制。 此次IBM发布的[详细]
-
瞬间移动将成为现实?在量子世界中是有希望的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7 热度:60
隐形传送已经在许多实验量子信息处理平台中得到了证明,它是进行量子误差校正,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和量子门隐形传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是,量子隐形传态以前尚未在量子点自旋量子位中得到证明。根据量子隐形传态的要求,将纠缠的自旋对分开到较远的位置[详细]
-
LoRa和LoRaWAN怎样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7 热度:110
智慧城市网络为无人驾驶汽车、交通监控、急救人员服务和智能路灯等一切事物提供支持。 远程(LoRa)无线技术可以帮助城市克服网络覆盖方面的难题,并使他们能够在智能城市中广泛部署物联网解决方案,从而提供传统Wi-Fi解决方案无法提供的覆盖范围。 测量和监[详细]
-
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落地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1 热度:96
与此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团队精神、领导才能、创新和创业能力。 除了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这一身份,沈定刚教授还是医疗AI公司联影智能的联席CEO。在采访中,他补充到,参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建立,也将进一步完[详细]
-
「形态学+功能学」,怎样实现心血管疾病的智能诊断?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1 热度:96
近日,雷锋网心血管科技云峰会邀请到睿心医疗联合创始人兼CTO马骏,以「形态学+功能学:一体化的心血管疾病智能诊断」为题,解读了睿心医疗在心血管创新路径的心得与收获。 有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1500万人,在人类死亡原因[详细]
-
什么样的AI产品,才能帮助医生的科研与临床双需求?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1 热度:143
AI+科研是医疗AI企业入局的重要一环。这是因为,医疗是一门经验学科,越来越多的医生不仅希望使用AI产品进行诊断、治疗,也希望结合自身的医疗大数据和临床经验优势,进行AI方面的自主临床研究。 在本次大会的AI临床及科研应用论坛上,围绕AI+科研,大会邀[详细]
-
大数据洪流中,健康险怎样实现技术突围?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1 热度:147
对于保险业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市场竞争日趋加剧、业务增长压力和降本增效的挑战让险企人不断思考如何守成和创新。 从银保监会近期披露的今年前3个月保险行业统计数据来看,健康险业务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依旧保持了近年来的较高增速[详细]
-
医疗科技·未来投资云峰会召开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1 热度:192
作为最残酷的资本校验场,创投过去30年里出现过无数的奇迹和悲歌。而在医疗健康产业,新技术的集中涌现,开始催化这个行业出现次最辽阔的产业变革和投资风口。 以 CV 和 NLP 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眼底诊断、心血管和医疗大数据等领域大放光[详细]
-
医疗影像AI的未来保卫战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1 热度:178
徐克:最近几年,5G、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的新科技在设备、器械以及行业中掀起了应用的新浪潮。以医学影像诊断行业为例,已经出现众多创新公司。这在第一次医学影像AI大会以及这次大会上均可以看到。 越来越多实力雄厚的资本和创业者也在这方面投入,产品[详细]
-
AI如何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先锋部队」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1 热度:184
近期,雷锋网举办了首期心血管科技云峰会,从临床角度剖析了心血管领域正在发生的技术变革,以及人工智能涌入后,心血管智能医疗产品的发展轨迹。脉流科技创始人兼CEO向建平、睿心医疗联合创始人兼CTO马骏 、博动医学CMO林晓杰、汇医慧影CTO张路、正心科技[详细]
-
后疫情时代,医疗器械商怎样寻找下一个“增量市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1 热度:102
谈及医疗设备,必谈GPS。 翻阅GPS三巨头2020上半年财报,我们能看到一组数据:GE医疗营收86.26亿美元;西门子医疗的总营收达72.72亿欧元,医疗增长率达7%;飞利浦的医疗业务(诊断与治疗+互联关护)整体营收61.73亿欧元,同比增加3.6%,占比72%。 而中国是[详细]
-
“数据、算法、算力”人工智能三关键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1 热度:53
周志华表示,当今的人工智能热潮是由于机器学习,特别是其中的深度学习技术取得巨大进展,在大数据、大算力的支持下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机器学习算法模型用了更多数据和算力后,获得的性能增长可能远超算法模型设计者的预想。但是,把模型做大要付出高昂的[详细]
-
医疗科技的六位“最强大脑”,带你看清技术与商业趋势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1 热度:138
沈定刚教授表示,目前新冠肺炎仍然在全球蔓延,全球有1800多万人确诊,CT已经成为新冠肺炎诊断、评估和随访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个过程中存在最重要的两个痛点,首先,如何帮助医生尽量避免感染;其次,有了CT设备后,如何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肺炎的量化[详细]
-
为什么要展现五家医疗科技公司的“成长性”力量?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1 热度:136
经过近两个月的报名、提名,一个月的专家集中评审,最终在452家被提名和申请榜单的AI创业公司中,就当下最受关注的12个AI+领域分别评选出最佳产品成长奖、最佳商用成长奖、最佳壁垒成长奖、最佳数字化成长奖、最佳新基建成长奖五大奖项,最终评选出60家在[详细]
-
医学影像AI如何需要小样本学习和域自适应技术?
所属栏目:[产品] 日期:2021-06-11 热度:121
郑冶枫指出,从本质上来看,影像诊断是一个计算机视觉问题,理想情况下将计算机视觉成熟技术搬过来就可以,但影像诊断往往还存在很多独特的行业性问题。 第一,数据量少(缺乏训练数据),对AI算法团队来说是一个难题。因为缺乏数据样本,数据来源和标注问[详细]